????
七月半中元节由来我国有“三元节”,即上元节﹑中元节﹑下元节的合称。
道教认为产生天地万物的三个基本元素是天、地、水,即“三元”,三者称“官”,即时空流动过程中的节段。
天官紫微大帝赐福,诞于正月十五,称上元节,也就是“元宵节”。
地官清虚大帝赦罪,诞于七月十五,称中元节,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。
水官洞阴大帝解厄,诞于十月十五,称下元节,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,俗谓是日。
元宵节与中元节较为盛大。
七月初一鬼门关大开小孩不可以乱跑。一到七月老人就会这样交代。乡下的老人比较忌讳七月,有的一到六月底就关上大门不让小孩出去游玩。传说人的额上有灵光,思想纯洁心无杂念的人就能看穿世界,灵光会抵达另一个世界,与另一个世界的事物相遇。小孩的心灵和思想都净如清泉,额头上与生俱来的灵光未收,怕他们在街上游走时看见不该看见的东西。
七月是神秘的。中国民间流传的“七月初一开鬼门关”的传说中承载了道教中“孝”与“善”的教义。把这个月定为“鬼月”,阎王允许亡魂回人间探亲,并允许孤魂野鬼“放假”游览人间,接受人们的供拜、施舍。七月十五是鬼节,是祭孤魂野鬼的高潮。
巧合的是农历七月十五又称“佛欢喜日”或“僧自恣日”,是源于佛世时的印度,是大众夏安居九十日清净守护、实践戒法的圆满之日。又是一年一度的盂兰盆节,此法会缘起于大目犍连尊者度母,也就是<目莲救母>的传说。现在中国民间盛行的“七月半”中元节已将盂兰盆节和鬼节佛道相结合,都出自于“孝”。
《百孝经》中说:
“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
孝顺能生孝顺子孝顺子弟必明贤
孝是人道第一步孝子谢世即为仙”
孝,是人间第一大道。
七月半风俗1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动人的传说陆丰“圣人公”的传说广为流传。但圣人公的故事代代口头相传至今已渐渐模糊。我只记得小时候听爷爷那一辈人说起圣人公原本是一个威武的将军,长得牛高马大,饭量惊人。战乱中牺牲后无人奠葬也无人祭拜,由于身高三丈而鬼城的门太小,他进不了鬼城,变成了孤魂野鬼中的鬼王。
七月初一鬼门关大开,民间开始各种普渡。圣人公就吃尽人间贡品,若吃不饱还会吞食小鬼充饥。特别到了七月半鬼节,圣人公会不断吞噬争食物的鬼魂。
观世音菩萨得知后便从南海赶来踩在圣人公头上。菩萨立在圣人公头上几乎只有圣人公的一只眼睛那么大,看似较小却有泰山之力,圣人公的舌头都被踩踏得吐出口外。这样七月重返人间的鬼魂才能幸免于难。
但陆丰民间为了表示对圣人公这位大将军的感激也为了他能安息,把他当做英雄、鬼杰来祭奠。
甚至是当成灵验的“草根”大神,七月十五这天向他卜杯解疑、求签诗、祈福。
这是民间最淳朴而伟大的崇拜,也是最真的施舍和怜悯——发自内心的。
2博美七月半过节习俗七月半虽是鬼节,但博美镇的中元节过得盛大,让人一点也没有因“鬼魂遍地”而害怕,相反还觉得热闹。
博美镇过“七月半”节,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准备。
糊制圣人公是必须的。圣人公可以说是庞大而精致的民间艺术品。
竹子的韧性注定成为艺术品的主心骨。博美人糊圣人公的能手七月初就开始劈竹子扎圣人公框架。扎好竹架后必须糊上干净纸浆,等纸浆凝固又再贴上整齐的白纸。
白纸手绘一层绿色彩绘后,再给圣人公贴上战袍。哦,别忘了要在他头上放一尊观音。
博美镇内的圣人公高9米左右,不穿靴,制好的靴放在他脚边。
他目如铜铃,牙口如雄狮,舌头吐至胸口。身着绿战袍,袍上贴满四方小镜片作为铠甲,如若不是观音菩萨把他舌头踩吐了,看上去绝对的威风凛凛的大将军。
(博美市不穿靴)
(六乡有穿靴)
十里不同风,五里不同俗。一个市内一个镇内都不可能统一过节的风俗。如博美镇十五过中元节,桥冲则十六,南塘十七……这样才显得更多彩。
博美镇十五这天,会在马宫门口堆好包山、金山银山。人们会给他送龙袍、送衣服、鞋子、银元珠宝应有尽有。
如果家有小孩不乖、有人久病或疑难杂症、运气不好,那么七月半是消灾解厄、去病得福的好日子。
拿一沓“银纸”,放入几支香,家中长辈就命需要化解的人站在一个圈内,银纸从头到脚、从前到后、从左到右都抹一遍,嘴中要念:
从头抹到尾,好头又好尾;
从手抹到脚,抹抹之轻健;
一抹健康,二抹乖豪……等等因人而异,然后在鬼节当晚烧给圣人公。当晚焚烧圣人公时他会把不好的东西一并带走。
我十分佩服我们家乡拜神的妇女们,她们无论是祈什么福都能把祈福语像诗一样溜出来。最常用的是“歹的抹开,好的抹来”。
七月半当晚子时前就要把圣人公焚化,此时年轻力壮的天不怕地不怕扑上去抢他头上是观音,据说如果抢到了家里就会非常旺!
传统节日把美德变成人人都参与的节日,把教义变成自主参与的演义,无论是祭鬼还是拜神,都是一次陶冶一次人文素质的升华,且心灵有了依托。这是节日与文化相承相传的意义和智慧啊!
(文/林瑞莲)
制作包山
陆丰:十里不同风,五里不同俗湖东定壮圣人公
水墘
碣石镇
湖东
潭西崎头村
香港:海陆丰人七月半《香港:海陆丰人七月半》国际大都市的香港七月鬼节很传统很风情,因而香港盂兰胜会被列入国家文化遗产;据悉举办团体多为海陆丰、潮汕,当年他们移港为联系乡情、延续风俗而组织;今日在港海陆丰人依旧在長洲、坪洲、石排湾等地举办独具海陆风情胜会:上演海陆戏,西公普渡,制作栩栩如生纸艺祭品等。
(图由网友提供与搜集)
如何儿童白癜风发病原因北京治白癜风的儿童医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