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深圳发生的博美老人走失一事,让人想起之前拜访的一位邻里老人,跟她茶余饭后的闲聊时光,让我们获益良多,也从老人的口述中,体会到当代博美老人的孤独与无奈。
邻里老人说,她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博美人,出生在这个小镇,也成长于这个小镇。小镇故事多,充满喜和乐。可惜已经是古稀之年的她,却没有太多感天动地的故事可以分享。唯一情不自禁想去提起的,就是那种作为老人的孤独与无奈感。
那一年,她刚出了花园,就按照“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”,嫁给了博美镇里素未谋面的一位男子。婚后丈夫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。所谓“嫁鸡随鸡嫁狗随狗”,从当初刚进门时的种种无从适应,到后来学会怎么相夫教子、持家有道,老人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。不幸的是,丈夫的双亲因病相继逝世,整个古老斑驳的老式四合院里,充满了愁闷感。那一次老人哭得噼里啪啦,也在不断地思索:哪一天,等她们也老去了,又该何去何从呢?
风平浪静地过了大半生后,儿女也早已长大成人、成家立业了。老人也渐渐老去。儿女为了生活的勤俭节约让老人家感动欣慰,孝悌力田的行为也得到了左邻右舍的赞不绝口。她们一家人和睦相处,其乐融融。只是好景不常在,前几年突如其来的一场大病,打破了她们家的宁静。也让老人当年的那个想法一语成谶,成为了心中至今无法割舍的痛。
大病初愈后,医生告诉老人,因为病情的恶化,导致有了后遗症,得了慢性乙型肝炎。当老人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如晴天霹雳般难以置信。自此,在那个家中便显得格格不入。老人想,儿女们都在外地做点个体小生意养家糊口,自己在他们身边,多少是个累赘。于是选择留守在博美镇。如此一来,除了每天可以陪伴那过世的老伴外,还有一群青梅竹马的邻居陪她谈谈天,说说地。更重要的是,因为老人的选择,子女们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摩擦。
在博美的时候,有一次吃完晚饭出去散散步,结果因为手脚不便摔了一跤。一位家住附近的年轻人一路扶着老人回到家门口。临走时年轻人问她:“老人家你的子女呢?”
老人支支吾吾地回答他:“他们都在外头赚着辛苦钱,带上我也不方便。”
年轻人又问:“你老人家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居住?”
老人说:“一个人住着图个清净,况且这里空气清新,对身体百益而无一害。”
善良的年轻人看着老人家孤苦伶仃甚是可怜,也没忍心继续问一下。只是温声细语地告诉她:“老奶奶您一个人住,万事要小心。如果遇到什么困难,记得要大声呼叫厝边头尾。”
老人听完后并没有回答,摸了摸门旁乖巧的小狗,望了望屋里老伴的遗照。心想,起码还有他们陪着她,她并不孤独。望着年轻人的背影渐行渐远后,老人家一个人呆在房间里,泪水还是忍不住划过脸庞,沾湿了衣裳。
慢慢的,邻居们都知道了老人和儿女之间产生了矛盾,才不愿意跟他们同住,所以一个人回来博美。邻居们也知道儿子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抽空回来看老人,想接老人同住。只是老人怕影响儿女他们,死活就是不回去。后来,儿子和儿媳妇都拗不过邻居们的闲言闲语,接二连三地恳求老人去城市里同住。三番几次的哭哭闹闹后,老人还是动起了恻隐之心,放下一人独守老家的执念。
来到了霓虹闪烁的城市,老人的迷茫感愈加强烈。在这里没有了可以谈天说地的左邻右舍,也没有了蓝天碧水。每一次当老人想找人聊聊天时,都发现这里只有来去匆匆的陌生脸孔。每一次想抬头看看那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雄鹰,却发现只有一排排的高楼大厦。老人无可奈何,却又无法抗拒。儿媳妇对她也是变得万般疼惜,只是老人的内心总在担惊受怕。害怕哪一天又会因为自己愚昧无知的一句话而导致一家人支离破碎,更害怕身体的病会在无形中传染给家人,带去不堪设想的后果。
老人儿女的生意蒸蒸日上,随之而来的是他们越来越忙,忙到已经没有了闲暇时间去照顾老人的日常起居。所以当儿女们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对老人说了决定把她送到养老院时,老人心想,这又何曾不是一种解脱呢?也就答应了儿女的请求。来到了这个号称青山绿水浩然归的地方,老人看到的都是差不多年龄的人,他们有的手脚不便,有的满脸哀容,有的愁根深种,每天犹如行尸走肉般过着重复的生活:吃饭、休息,休息、吃饭。
在某一个黄昏的时候,老人看到从一个房间走出两个相依相偎的人。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在他儿子的搀扶下,在廊道里行走了一圈又一圈。夕阳的余晖照射过来,把他俩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。看到老者那写满沧桑布满皱纹的脸绽开灿烂的幸福笑容时,那一刻,老人多么希望主角是自己。可惜等了好些天,儿女们依然没来,哪怕是看她一眼。这时老人想起了那群谈笑风生的博美老乡,也想起了曾经出双入对的老伴。对了!他们都在老家博美啊,这么久了,是时候回去看看了。
二话不说,老人独自一人静悄悄的趁着夜幕降临,跨出了养老院的大门。马路上灯火通明,她却找不到回家的方向。偶尔想问一下路人,却发现自己语言不通。当老人彻底陷入疯狂中时,她却不知道,另一边的儿女,也在心急火燎地为了寻找她而劳心费神,彻夜未眠。在不知名的山上呆了整整一天一夜,第二天夕阳西下时,老人孜然一身坐在山头,望着山下的城市出神。夕阳的余辉照在她那沟壑纵横的脸上,闪烁着耀眼的光芒。天色渐渐暗了,城市里的灯光开始亮起来,却照不亮老人的心。她的心,早已迷失在城市光怪陆离的灯火里,再也无法唤回。老人想念老家,也想念她曾经的家。
直到一束刺眼的灯光照射到老人的眼睛时,她才知道家人和警察找了她一天一夜。老人眼含热泪,随儿女下了山,回家途中,儿子对她说:“妈,对不起!我们现在才发现,你在的时候我们都不以为然,直到你消失的无影无踪,我们才感觉到没有了你,就像失去了整个世界。”儿子还答应老人,会让老人回到家乡雇佣专人打理她的生活,让老人在博美颐养天年。而且一有时间,就回来看她。老人的泪水又在这一刻倾盆而泻,她知道儿女背井离乡的不易,也知道他们难以尽孝的无奈。可是这些都是冥冥中早已注定的,再多想,都于事无补……
听完了老人的陈述,我们感慨良多。都说养儿为防老,只是目前的社会结构让很多老人看不到这种老有所依的生活价值。尤其是这些世代生活在农村,儿女在外打拼的老人。含辛茹苦一生,养育了子女,完成生命历程的交接后,却让很多子女视为累赘,堂而皇之地找出各种借口和理由去推脱赡养老人的责任。生活的无奈,让曾经也年青过,同样有过梦想的老人们早早的变得体弱多病。或许他们不需要儿女为了他们的孤独而感伤,为了他们的彷徨而绝望。他们只想安静的奢求亲情的眷顾,只想告别这灯红酒绿的陌生城市,回到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老家静养天年。
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。别等到老人百年归老后,才想起要尽孝道。老人能幸福安度晚年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具体体现,可实际上却和现代文明的一切都隔得很远。社会老龄化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。孤独的老人谁来陪伴照顾?怎样善待自己家的老人、怎样让老人安度天年?这些问题,希望当今的博美人能够好好想想,为自己应当如何成为一名孝子慈孙而努力。
博美的亲,你北京治疗白癜风的费用要多少钱白癜风哪治的好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carving-a.com/bmjs/157490.html